新闻动态
在生态文明、交通强国建设,及双碳目标的重大需求下,上海市创造学会生态道路专业委员会于2021年6月初步成立,并于2022年5月21日正式成立。正式成立仪式由上海市创造学会秘书长、同济大学曾小清教授主持。会上,上海市创造学会会长、同济大学原副校长李国强教授致辞表示,在生态环境问题矛盾愈发突出的外部环境下,传统的道路工程亟需进行生态化转型,以满足未来对生态环境的更高需求,建立生态道路专业委员会是重要且必要的,也非常及时,并宣布生态道路委员会正式成立。随后委员会创始主任、同济大学李辉教授对成立背景、委员会宗旨、委员会创始成员、组织管理、工作计划等进行了详细介绍。
创造发明是人类在劳动中最高级、最活跃、最有意义的一种实践活动,它推动了社会科学技术发展和人类进步,为人类自己提供了绚丽的物质文明和光辉灿烂的精神文明。邓小平同志告诉我们:“未来要新一代具有创造志向,创造才干的人去创造,而培养创造性人才,需要创造性教育”;江泽民同志讲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庄严宣告:“到2020年,我国要建成创新型国家。”同时,又强调指出:“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原上海市委书记汪道涵曾为我会创造会刊题词,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钱伟长、两院院士李国豪曾担任名誉会长,原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邓旭初、原上海市集体办主任、党组书记袁张度、原教育部副部长、同济大学校长吴启迪等曾先后担任会会长。
创造学,就是一门研究人类发现、发明、创造、创新活动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它由创造哲学、创造心理、创造环境、创新思维、创造教育、创造技法等组成,其最终目的是为人类的创造性活动,从随机性到理化性的过程中提供一把科学云梯。上海市创造学会是以传播创新创造文化、推广创新创造知识、应用创新创造理论为宗旨的社会学术团体组织,以“创造让生活更精彩”为主旋律:创造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使生活充满惊喜和美好;创造是一个民族发展与进步的源泉,使生命之树长青和繁茂。
上海市创造学会 (scsish.com)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沪委宣86第319号文)1986年11月批准成立,业主主管单位为上海市社联,行政领导为市社团管理局。挂靠单位曾四易:第一任挂靠单位,86年至89年为上海交通大学;第二任挂靠单位,89年至93年为上海市集体办;第三任挂靠单位,93年至2001年为上海市专利管理局;第四任挂靠单位,2001年至今为同济大学。学会下设三个分支机构:创造理论创造教育研究委员会;企事业创造力开发研究委员会;文艺创新研究委员会。学会现有会员近1000名,其中50%以上是研究员、教授、高级工程师。设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党工组为学会的领导机构。
上海市创造学会生态道路专业委员会(英文名称为:Road Ecology Committee in Shanghai Creative Studies Institute),是上海市创造学会的二级专业学术组织,受上海市创造学会直接领导,是由上海市及其它省市从事生态道路领域的单位及个人自愿组成的学术性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二级组织。
上海市创造学会生态道路专业委员会宗旨是推动创造性研究在生态道路领域中的发展,主要包括"海绵城市"雨洪管理透水生态道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凉爽路面、道路材料再生利用、道路景观生态学和道路基础设施环境与资源经济学及政策。目前委员会共有35名团体会员,包括了有关的高等院校、设计研究院、管理机构、施工企业单位。学会现有个人会员50余人,都是具有教授、工程师、研究员等任职资格或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的道路科技工作者。生态道路专业委员会热忱欢迎更多单位会员和个人会员的加入,共同推动道路生态学交叉学科和生态道路行业发展。
委员会成立大会后,2022年第五届ITASC智能交通智慧城市国际会议生态智慧交通基础设施论坛拉开帷幕。论坛由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院长薛美根及上海公路桥梁(集团)有限公司顾问总工曹亚东进行主持。
论坛视频请点击观看:
论坛报告PPT如下:
2022年5月21日
主题: 生态道路与智慧交通
主持人
上海市创造学会会长致辞
李国强,同济大学 教授,原副校长
曾小清
同济大学教授,上海市创造学会秘书长
上海市创造学会生态道路专委会成立大会
李辉,同济大学 教授,生态道路专委会主任
基于生命友善理念的生态型绿色道路 ——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崇明生态岛实践
达良俊,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市生态学学会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薛美根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 院长
Asphalt Pavement Overlay Policy Considering Life-Cycle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Costs
陆庆,南佛罗里达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 副教授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新模式研究与探索
魏运,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工
基于数据驱动的低碳化轨道交通智能运维
林海香,兰州交通大学 副教授
既有高速公路绿色改建关键技术
蒋应红,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曹亚东
上海公路桥梁(集团)有限公司顾问总工
Upcycling of Sewage Sludge Ash into Foaming Warm Mix Asphalt Additive
冷真,香港理工大学 副教授,碳中和资源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
生态低碳道路:现状与展望
李辉,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同济大学 教授
联系人:李辉 电话:021-69581065 邮箱:hli@tongji.edu.cn
地址:上海市嘉定区曹安公路4800号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626室
版权所有©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
Copyright 同济大学可持续交通研究组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