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简介

当前位置: 首页 >> 课题组简介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道路与机场工程系可持续铺面工程课题组成立于2015年。主要从事交通基础设施及城市环境的可持续性、弹韧性及智能化研究与教学,促进交通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包括:

        一. 功能型生态铺装材料与结构;

        二. 道路铺装力学-生态平衡协同;

        三. 全生命周期分析设计方法(LCA);

        四. 低碳交通基础设施;

        五.公路数字化与智慧管养;

        六.韧性交通基础设施。


课题组负责人李辉教授,河南漯河人,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获土木与环境工程博士学位,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现为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中文专著2部、英文专著1部;发表高水平论文120余篇,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检索学术论文62篇(IF≥5论文46篇),3篇ESI前1%高被引论文,6篇论文被评为TRB Practice-Ready Paper;总引用4275次,最高单篇引用超370次;授权和申请专利30余项,其中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16项(其中美国专利2项、英国专利1项);制订国家、地方和团体技术标准7部,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7项。研究成果被美国《Better Roads》、欧洲《Environmental Research Web》、《科学中国人》等多家媒体报道。获得2015年度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科学中国人(2015)年度人物杰出青年科学家奖、王秉纲青年学者奖、中国公路青年科技奖等荣誉;并担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lsevier)期刊执行主编、中国工程院Engineering(Elsevier) 期刊青年通讯专家,并被Elsevier和ASCE 多个国际学术期刊授予Outstanding Reviewer Award。被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 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D,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Journal of Materials in Civil Engineering等20余个国际知名期刊邀请作编委和审稿专家。担任TRB Committee of Environmental Analysis in Transportation (ADC10)、ACI Committee of Sustainability of Concrete (ACI 130)等多个国际学术委员会委员。

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20余项。2023-2026年,牵头开展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十四五”交通基础设施重点专项《长大线形交通基础设施应急抢修与快速保通关键技术》(1900万);2023-2026年,牵头开展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极端洪涝灾害下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及交通系统韧性评估及提升技术》(300万);2016-2019年,牵头开展了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低影响开发海绵城市透水铺装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865万)。举办和共同举办透水铺装国际研讨会3届(2017年美国TRB、加州大学戴维斯校区、2018年同济大学)。

研究成果揭示了大空隙铺装材料渗流学、光热学、声学、力学等特性与机制,研发了具有净水、降温、降噪复合生态功能的透水铺装,提出了透水铺装全寿命周期经济成本与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方法,成果广泛应用于多个国内及国际生态铺装工程(美国加州、赛尔维亚、巴基斯坦、科特迪瓦),建成了国内首个生态透水铺装服务区(曲港高速安国生态服务区)。获得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15,2021)、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25,2022)、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15,2023)、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成果奖一等奖(1/5,2022)、第十一届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突出贡献项目奖(1/10,2022)、上海市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二等奖(4/10,2024)、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3/20,2020年)、2019年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10,2019年)、2019年中国公路学会青年科技奖(1/1,2019年)。


(2025/01/04更新)




BACK TOP

联系人:李辉 电话:021-69581065 邮箱:hli@tongji.edu.cn

地址:上海市嘉定区曹安公路4800号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626室

版权所有©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

Copyright 同济大学可持续交通研究组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