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李辉教授同时入选2025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终身影响力和年度影响力双榜单

作者:访问量:发布时间:2025/09/23 12:42:15

2025919日,美国斯坦福大学和爱思唯尔数据库合作发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World's Top 2% Scientists),同济大学交通学院李辉教授同时入选终身影响力和年度影响力双榜单!

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由斯坦福大学John P.A. Ioannidis教授团队与Elsevier旗下Mendeley Data网站合作发布,该榜单基于基于Scopus数据库,使用了如下六种关键因素的指标来进行打分:(1)总引用量(2Hirsch H-index3)共同作者修正的Schreiber Hm-index4)单独作者(5)单独或者第一作者(6)单独、第一或者最后作者的文章引用量。这些数据提供了一个面向科学家长期科研表现的衡量指标,能够更客观、更真实的反映科学家的影响力。该榜单综合这些数据,根据“生涯影响力”和“年度影响力”从近700万名科学家中遴选出世界排名前2%的科学家,同时根据标准的科学-矩阵分类法,将科学家划分为22个科学领域和174个细分子领域。为科学家长期科研表现提供了一个衡量指标,能够更客观、更真实地反映科学家的影响力。

李辉,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中组部),同济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同济大学交通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同济大学中国交通研究院低碳交通中心主任,上海市普陀区交通委员会副主任(挂职)。获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校区土木与环境工程博士学位、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硕士学位,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士、道路与铁道工程硕士学位,美国加州注册土木工程师。

主要研究领域为交通基础设施延寿与增韧。在生态-耐久路面平衡设计、功能材料及智能建养技术三方面取得系列创新成果。创建了路面结构与材料生态-力学平衡设计体系与全生命周期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研发了高性能路面生态功能材料与功能长效性保持方法;建立了环境友好型生态-耐久路面精准建养技术。推动交通基础设施韧性化转型,开发了交通基础设施全结构灾变破坏-加固措施模拟仿真与多层级-多目标-多主体抢修决策技术,形成了城市雨洪韧性评估方法及系列提升技术。基于先进AI技术,构建了路面海量数据高质量管控方法、道路性能高精度预测分析算法与道路智慧养护决策模型,提高交通基础设施数智化水平。

主持了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3项,其中政府间国际合作2项)、中组部“青年千人”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省部级项目20余项。在Engineering等全球顶级期刊发表第一/通讯作者SCI论文 62 篇,总引用 4551 次,最高单篇引用 380 次,3 ESI 1%高被引/热点论文;主编中英文专著 3 部;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终身影响力榜单、年度影响力榜单);以第一发明人授权核心发明专利 17 项(其中,美/英专利3项);制订国家、地方和团体技术标准 10 部,授权软著 6 项。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15)、中国公路建设协会特等奖、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15)、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成果奖一等奖(1/6)、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3/5)、北京市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10)等省部级科技奖励 8 项,获第七届中国工程院中国工程前沿杰出青年学者(全国28)、中国公路学会青年科技奖(每届10)等人才荣誉。

担任交通科学与技术(IJTST,ESCI/EI)期刊执行主编,以及中国工程院期刊Engineering青年通讯专家、TRDTSE等期刊编委,以及ACITRBASCE 等多个国际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公路学会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创造学会生态道路专业委员会创始主任委员。研究成果服务于国家交通大动脉京沪高速公路与连霍高速公路、绿色冬奥、雄安新区、海绵城市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公路建设等系列重大工程。成果被英国卫报、美国 Better Roads、中国交通报、中国科技网等著名媒体广泛报道。


BACK TOP

联系人:李辉 电话:021-69581065 邮箱:hli@tongji.edu.cn

地址:上海市嘉定区曹安公路4800号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626室

版权所有©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

Copyright 同济大学可持续交通研究组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