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2025年4月9日,由我院李辉教授担任项目负责人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极端洪涝灾害下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及交通系统韧性评估与提升技术”项目中期预验收专家咨询会议在我院通达馆顺利召开。
本次会议邀请了多位业内知名专家担任项目咨询专家,参与会议的有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原院长刘泉声教授(线上)、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杨仲轩教授(线上)、山东大学齐鲁交通学院院长李利平教授(线上)、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马飞教授(线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张钊副教授(线上)等作为项目咨询专家出席会议。此外,来自同济大学交通学院的原院长孙立军教授(线上)、同济大学中国交通研究院的李兴华院长(线上)、同济大学交通学院的李辉教授、以及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的陈亚杰副主任(线上)等项目负责人、各任务负责人及主要研究人员20余人参加会议。
中期预验收专家咨询会议咨询专家
中期预验收专家咨询会议线下会场
会议由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原院长刘泉声教授主持,同济大学交通学院原院长孙立军教授进行了致辞,充分肯定了项目自启动以来的各项进展,并对项目后续工作提出了殷切期望。项目负责人李辉教授随后介绍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合作专项的管理要求,并全面汇报了项目的总体执行情况与阶段成果。
刘泉声教授主持会议
孙立军教授致辞
会议期间,各任务负责人依次进行了详细汇报。同济大学李兴华教授(同济大学博士生谢亦凡代为汇报)、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陈亚杰高工、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John Harvey教授(同济大学博士生朱天靓代为汇报)、同济大学李辉教授(同济大学博士后温彦凯代为汇报)分别汇报了任务一“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及交通系统洪涝风险全过程模拟技术”、任务二“洪涝长时饱水极端条件下城市道路基础设施水毁致灾机理”、任务三“极端洪涝灾害下城市道路设施性能与道路交通网络效能的耦合演化规律及韧性评估方法”、任务四“极端洪涝灾害下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生命线规划-设计-运维全寿命韧性提升技术”的进展情况。各任务从研究背景与技术路线、中期考核指标完成情况、阶段性成果以及2025年工作计划等方面,系统阐述了课题的研究进展与下一步安排。
专家组认真听取了各任务汇报,审阅了相关材料。经充分讨论后一致认为:项目实施成效显著,研究内容扎实,任务推进有序,整体达到中期验收标准。
项目简介: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极端洪涝灾害下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及交通系统韧性评估与提升技术”(2023YFE0121400),由同济大学牵头,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参与。项目聚焦洪涝灾害背景下城市道路基础设施与交通系统韧性提升关键问题,系统研究灾前、灾中、灾后交通系统效能演化机制,构建综合性韧性评估方法,开发适用于全生命周期的韧性提升技术,切实增强城市洪涝灾害应对与恢复能力。项目力求从多维度、多层级开展创新性研究,为城市交通系统韧性精准评估与协同提升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服务灾时应急响应与灾后快速通行恢复。
联系人:李辉 电话:021-69581065 邮箱:hli@tongji.edu.cn
地址:上海市嘉定区曹安公路4800号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626室
版权所有©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
Copyright 同济大学可持续交通研究组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